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3章 方案调整 (第1/2页)
在回去的路上,梁一飞一直在想那个瘦女人讲得话。 说是自己找她聊天,其实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在听那个瘦女人自己碎碎念。 她的那些话,不能讲全有理,但的确有很现实的一面。 以前厂子里的这些工人,从年轻时候开始,就像一颗螺丝钉,死死的钉在一个岗位上一辈子,加上终生铁饭碗和微薄的收入,让他们即没有条件,也没有动机和能力去学习其他知识,充实自己。 大规模的改革之下,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这批人唯一的下场就是只能被牺牲。 可归根结底,这些人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至少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是过着一样的生活。 好人,坏人,懒人,勤快人,在时代的车轮下,并没有任何区别,只能被碾压而过。 对于他们而言,这并不公平。 对于国家而言,这是不得已没有办法的事,如果再不改革,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要吃不上饭,之前出事的制药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虽然外商接手后,一批人生活陡然困难起来,可毕竟还有另一批在岗的人,收入提高了,久而久之税收提高、物资丰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也会好起来。 可因为出了这个事故,外资撤离,制药厂重新被国资局收回去,厂子里所有人再一次吃起了最廉价的大锅饭,这锅饭能吃多久?最后的结果,恐怕是所有人都饿死。 作为一个企业家,梁一飞从来都认为,追逐利润没有错,甚至可以说,在法律的框架内,追逐利润,是企业家最大的道德。 可是今天这趟厂区之行,给他的内心带来了一丝触动。 难道,企业家个人价值的实现,一定要建立在牺牲一批底层的基础上? 个人的智慧能力,穿越带来的优势,难道就不能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前提下,再去让更多的普罗大众过得更好一些吗? 也许自己穷尽一生,也没法让多少人过得很好,可就像那个故事里说的那样,小男孩救不了全世界被搁浅的鱼,能救一条是一条,因为对于被他救下的任何一条鱼而言,鱼的整个世界,会因此而改变。 以前他跟记者聊,跟梁副处长聊,满口仁义道德,内心全是自我利益。 可今天,他是第一次认真的思考,企业家,到底要不要担负起社会责任。 从社会上攫取利润,踩着数不清的底层的尸骨爬上巅峰,那是不是应该对这个社会负责,对那些成为垫脚石的尸骨负责? 纯粹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可以说没必要。 因为这些人,并不是主动愿意当垫脚石,主动牺牲,成就他人,相反,有成就的人,排除那些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家伙,大多数像自己这样的人,依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以及更多的付出。 除了自己,没有必要对任何人负责。 可是,如果再深层次的想一想,一个人赚了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要看着面前的人间,化为炼狱,满地尸骨,唯己独存? 今天这场国资局组织的‘参观会’,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来的这一批老板中,不止一个像梁一飞这样开始重新思考。 很多人心底里,不约而同的冒出来一句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兼济天下本身,也同样是一种境界非常高的人生追求,对于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有个其他任何成就都无法比拟的效果。 回去之后,有几个私企老板就聚在一块聊今天的见闻。 30年后,企业家喜欢讲情怀,动不动把情怀挂在嘴边,但梁一飞太清楚了,不能讲全假,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怀,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标榜和炒作概念的噱头。 而在当前,第一批富起来得企业家中,很多人,的确真正怀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并且愿意为了这份情怀,牺牲很大一部分个人的利益。 时代不同,造就的企业家也不同,三十年后,那些满肚子文化科技、看起来更加文明的精英们,往往比这个年代的大老粗企业家,更加没有底线,更加不择手段和唯利是图。 “我知道,有些人今天是真正有触动的,有些人呢,嘴上讲得好听,心里依旧不以为然。”梁处长在最后聚餐的时候,很严肃的说:“我不评论是非对错,但是作为国营企业管理单位,我还是那两句话:第一,谁捅出了篓子,谁自己擦屁股,擦不干净,后果自负!第二,企业改革还是要进行,不改革,那就是等死,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会更加严谨认真的去选择合作对象,有些为富不仁的人,我们一定是排除在外的。” …… …… 参观完旧的居住区没两天,梁一飞把华强厂的财务室主任,主办会计邹玉茹找到了办公室里来。 华强厂的下岗名单基本定下来了,加上那些离退休的职工,凑了个整数300。 直接让这些人拍屁股走路那肯定不行,所以梁一飞之就跟邹玉茹交代过,拿出一个补偿方案来。 大致的方法,倒是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