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秦国客卿李斯 (第2/2页)
,可是这些诸子百家并不是吕不韦所想出来的,吕不韦只是做了个融合,若是吕不韦写一部《商子》,刘叔觉得还是有点意思的,《吕氏春秋》在刘叔看来只是一本取巧的书,吕不韦不可不算聪明,可是刘叔一直认为只有在一门心思追求极致所研究出来的学问才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就如同庖丁解牛。 研究了几日商君书,刘叔总算是明白了一些内容,书中主旨有:不要给表现在外的能力的人奉官加爵,这样民就不会看重学问,也不会轻视农业;民不看重学问就会愚昧,愚昧就不会与外国人交往,不交往国家就很安全;禁止人员自由迁移,人民不能自由迁移,旅馆就没人住,开旅馆的就没有饭吃,他们没有饭吃自然就会去种地;不能自由迁移也就意味着自然不会从事商业活动,自然也会好好种地;山泽等自然资源收为国有,那些不喜欢种地的,懒惰的欲望多的人也没有饭吃,最后也只能种地;抬高酒肉的价格,并且十倍加重他们的赋税,这样就没有人经营酒肉,自然农民也没有办法喝很多的酒,自然只能多种地;立法使人民不能自由迁移,那么愚昧无知不安心农业生产的人就没有地方谋求食物,而必然只能去种地;愚昧且欲望躁动的人都一心种地了,那么农民必然更加安心种地,农民能够安心种地而是还愚昧,那么荒地必然能够得到开垦。 音乐和华美的服饰都不允许在世面上流通,这样农民在种地的时候就看不到这些华美的衣服,在家里休息的时候也听不到优美的音乐,那么他们的精神和意识也不会涣散,看不见就不知道,心思就一定专心在种地上;要使商人不能卖粮,使农民不能买粮,农民不能买粮就只能吃自己种的粮食,那么懒惰的农民就只能勤奋的耕地;商人不能卖粮,他就没有办法操控粮食的自由买卖,那么在丰收的年,就不会靠卖粮增加收入;丰收之年不能增加收入,饥荒之年也没有多余的利润可得,没有多余的利润可得,那么商人就不想去从事商业,而只能去务农;懒惰的农民努力种地,商人也想务农,那么他们都会去好好种地;国家的大臣大夫们不允许他们博学多闻,能言善辩,在外周游居住,他们不去到处游走;那么农民就没有地方听到官员这种知识分子的言论,那么聪明的农民就没有办法不种地;而愚昧的农民也不会喜欢知识,愚昧的农民不喜欢知识,不喜欢学问,他们就会积极的务农,聪明的农民最终也只能好好种地;加重关口集市上的税负,税重农民就不想经商,商人也会对经商产生怀疑,甚至产生懒得干的想法;农民讨厌经商,商人充满疑虑和惰性,也就都不愿意经商了,没人经商就只能乖乖回去种地…… 而商君书最厉害的是把秦国从一个农耕国改造成了一个不停战争的国家,一旦停下,秦国内部的大量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商君搞了这么多的严刑峻法,秦人唯一的出路就是打仗,以此来改变命运。所以秦朝的君王一直在打战,因为一旦停下来,国家就会灭亡,所以秦国也就只能向着统一六国的既定路线走下去,秦昭襄王在位40年几乎把能打的都打了,所以如今秦王也就只剩下灭国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