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苦难_第七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第2/3页)

市场投投简历,要求低一点,应该也聘得上的。如果做业务员能入行,可能会比仓管好一点。”

    ………………………………

    就在曾仕湖打算到上班就提交离职申请的时候,一场席卷广东,震惊世界的意外事件发生了,这年是公元2003年春。

    也不知道具体从那天开始,曾仕湖他们就听说了,广州发现了一种会人传染人的疾病,死亡率很高,街上戴口罩的人也逐渐逐渐多了起来。

    曾仕湖和曾仕强两人本来是没担心什么的,用曾仕湖的话说:“艾滋病每年死几十万人,也没见这些人少约个炮,多自重点,一点小小的传染病倒是怕得要死……”

    不过很快曾仕湖就改变了这种观点,电视,收音机,报纸,手机信息等各种媒体,时时播放关于非典的新闻,厂里面也给每个员工发了口罩,每次进厂都必须量体温才放进去,他从没见过如此场面。只是偶尔在历史书上看过,大概这就是史书上经常写的“瘟疫”吧。

    关于瘟疫,古今中外可谓是史不绝书,在中国古代,一个朝代,如果发生大规模的水灾,旱灾,瘟疫,再加上朝廷君昏臣庸,那基本上这个朝代就是灭亡了的,然后下来的大混乱基本会导致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减少,才又在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朝代。

    “东汉末年出现的三国鼎立,一定程度上也与当时的瘟疫有关。曹操带领大军想要统一全国,赤壁大战的失败与士兵“水土不服”而大量死亡有关。所谓水土不服,就是对当地的病毒缺乏免疫力。曹操的赤壁之败,很大程度上是败给瘟疫。曹操的第一谋士郭嘉在跟曹操聊天的时候曾建议,应该平定南方的荆州,但他同时表示,如果自己也去南方,肯定就不打算活着回来了,“吾往南方,则不生还”。为啥,因为对于北方人对南方的病毒没有抵抗力。纵是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在南方病毒面前,也只能纷纷倒下。军队,几乎是病毒传播的最佳场所。

    说到东汉末年,多说几句——东汉末年全国人口从鼎盛时期的五六千万,减少到大概1000万,与饥荒、战争有关,更与瘟疫有关。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医生张仲景,就是东汉末年的人物,在其所著的研究瘟疫的《伤寒杂病论》的序言里,他说,其宗族有人口约有200人,一场大瘟疫之后,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10个里有7个直接死于瘟疫。

    中国的史书记载的元朝大瘟疫暴发于1331年,并持续了多年。那一年,在今天的河北一带,瘟疫突然杀死了当地9/10的人口。

    史书记载,14世纪四五十年代,元朝发生了严重的瘟疫。这些年代,本来就水灾、旱灾和饥荒多重夹击,而瘟疫就更加无情了——饥荒之下,人们还可以逃荒,而瘟疫到来,逃无可逃,往往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地被灭门。

    元朝的掘墓人朱元璋,就是在瘟疫的逼迫之下成为流民,最终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红巾军之所以佩戴红巾,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红色可以“辟邪”。也就是说,红巾军之名其实与瘟疫相关。

    1344年,朱元璋16岁,那一年春夏之交的三个星期内,他失去了父亲、大哥、侄子、母亲4个亲人。朱元璋大伯一家更惨,14个口人被灭了13口。朱元璋的亲人患病的症状是,发高烧,上吐下泻,然后迅速死去。这种症状以及全家人密集地死去,显然是病毒感染所致。

    像朱元璋那样遭遇的家庭不在少数,当然,病毒并非只袭击朱元璋这样的平民家庭。

    军队中大量的士兵死去。一度,在3个月的时间里,朝廷有16个皇子陆续死去。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不足百年,但皇帝密集地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皇帝频繁地死去。历史上,中国的皇帝一般都不长寿,元朝的皇帝更是“容易死”,到底是宫廷的谋杀太多,还是与瘟疫有关,不得而知。

    总之,瘟疫的流行,最终导致朝廷对社会的控制力减弱。那些在瘟疫中幸存下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平民们,应该也更容易为了活下去铤而走险。

    1368年,在农民军中成长起来的朱元璋,彻底赶走了元朝统治者建立了明朝。可以说,朱元璋家族悲剧是瘟疫造成的,但瘟疫也大大地帮助了朱元璋的“事业”。没有那场大瘟疫,农民起义大概早就被扑灭了。

    有人说,明朝的历史是从一个讨饭的碗开始,到一个上吊的绳结束的。前者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