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大明_第102章 又过关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又过关了 (第1/2页)

    陈新甲看完奏章之后又将奏章递回到前排的倪元璐手中,人却跨出一步来到中央对着皇上朱由检行礼之后说道:“皇上,杨鸿章在奏章上所说的斩首蒙古骑兵三千余可否属实?”

    尽管陈新甲丝毫不怀疑杨鸿章和他手下人的作战能力,但是事关重大,他还是要确认一下。

    “报捷使者已经在路上,再有一两天想必就会到兵部报到。”

    闻言陈新甲点点头继续说道:“臣以为杨鸿章做得对,在边境设立检查站能够很好地控制粮食和生铁等战略物资的流出,对于蒙古和建奴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没有刀剑没有粮食建奴的军队就只会越来越少,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这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必须坚持下去并且更加严格,臣建议在其他边镇也推行检查站制度。

    臣认为杨鸿章在奏章后面的猜测更是非常有道理,为什么大同边军刚设立检查站,蒙古人就一反常态地南下,而且是选择在杨鸿章率领大军前往大同之后,这些不法商人中到底隐藏了多少奸细,那些商队的伙计中又有多少是蒙古人或者建奴确实需要好好查一查。

    还有蒙古人是骑兵,如今的阳高参将罗克敌步兵不到三千人让一万蒙古人占不到丝毫便宜,而杨鸿章率领大军到来之后更是取得了伤亡一比三的巨大胜利。臣也好奇在此之前大同城城高池深,除了大同镇的边军,大同城内更是有完整的两个卫所,为何没几天大同城就被蒙古人攻陷,更加让人奇怪的是,蒙古人一退兵,大同前后卫的两位指挥使又雄赳赳地坐在了指挥室的位置上,并且对新任的大同总兵爱答不理,说什么不能擅离职守。

    却在蒙古人以及那些为蒙古人和建奴提供战略物资的不法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之后上门挑衅总兵,如此是非不清、藐视上官、擅离职守。请问这两指挥使是蒙古的指挥使还是建奴的指挥使?这样的人在大同这样关键的位置上是让我等寝食难安啊。臣请立即派出锦衣卫将此二人锁拿回京。”说到最后陈新甲站直了身子一脸的愤慨。

    他是真的被杨鸿章的奏章打动了,本来大同十三卫所,无数的堡寨,堡寨破烂一些加上守军不多内蒙古人攻陷还能理解,但是大同城自从徐达重建以来,大明朝两百六七十年都未曾丢失过大同,蒙古人和两百多年前的蒙古骑兵比起来更是不值一提,由此可见这两位驻守在大同城内的指挥使的能力和人品可见一斑。

    杨嗣昌想出言帮徐峰波等二人说句话,但是看到朱由检的脸色也随着陈新甲的情绪变得阴沉起来,只好叹了一口气。他还不知道的是沈文超和徐峰波两人已经开始狗咬狗,这事情如果让锦衣卫去调查没事也能查出很多事情来。

    杨鸿章洗劫居庸关肯定不对,大家都知道,但是一来这事情过去几个月了,为什么以前没人提,现在抓了不法商人,断了他们的财路,影响到了蒙古和建奴,就有朝廷官员站出来说话,那谁都会想他到底收了那些山西商人多少银子。

    二来杨鸿章利用这些物资训练出了强大的新军,打败了前来偷袭的蒙古人,这些就算是给他的奖励了,继续纠缠下去不但扳不倒杨鸿章,徒增皇上对自己等人的厌恶感。所以杨嗣昌及时选择了退却。

    而那些看不到奏章的人只能从几位大学士的言语和表情中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等听到杨鸿章与蒙古人开战,并且在阳高城下斩首三千余的时候都泄了气,他们知道按照蒙古人远不如清军的战斗力,杨鸿章又有一万多人,斩首几千不算什么稀奇的,但是有了这份功劳,说到底居庸关那也及智能算是强行运走战略物资了。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明智地闭嘴,尤其是是那些跃跃欲试的御史心里那个憋屈啊。

    不过倪元璐却没有和孙承宗、杨嗣昌一样选择一言不发,他在看完奏章之后,陈新甲也正好退了回去,于是他站出来说道:“皇上,前一次为什么蒙古人在大同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威胁到居庸关,现在杨鸿章给了朝廷答案,罪首已经浮出水面,还请皇上下旨严办,同时派出锦衣卫兵责成大同府尽快肃清蒙古和建奴在大同府的细作,甄别那些被收买的官员和商人。否则大同边军在前方作战,商人和卫所兵在背后捅刀子哪有不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