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_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还埋不下你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还埋不下你了? (第1/3页)

    崇祯皇帝给自己挑了块地方准备挖坟的事儿不是什么机密大事,尤其是崇祯皇帝没有特意要求保密的情况下,这个消息很快就从朝堂扩散到了京城。

    而京城百姓知道之后,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其他地区百姓们知道了。

    然后民间的意见就开始喧嚣尘上——凭什么啊?

    皇帝是大明的皇帝,不跟其他的皇帝们埋一块儿也就算了,为什么偏偏想要埋到大明之外去?

    就像后世起点中文网的那些大内总管们总是在叫着虎牙不爱我了一样,大明的百姓们也难免在心中生出“皇帝不爱我们了”这种感觉。

    万民书不是一封两封,而是上万封的万民书被各地官府转到了吏部,然后又转到了内阁,最后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这些万民书都是各地士绅乡老们折腾出来的,文采倒也说不上多好,反正把大概的意思给表达明白了。

    怎么的,大明辣么大的地盘,就埋不下你一个皇帝了?

    当然,这一切还是崇祯皇帝自己作出来的,或者说是朱重八给留下来的毛病——大明祖制,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许!

    所以那些读书人老实,而老百姓们才不怕官府会把自己怎么样,随便街头上寻个写字好看的秀才公,让他写出来文章然后再按上手印,很麻烦么?

    被崇祯皇帝给惯坏了的老百姓自然是不麻烦的,只有崇祯皇帝感觉脑袋瓜子疼。

    崇祯皇帝想过官场上会有什么样儿的反应,也考虑过民间知道了之后会物议沸腾,可是谁又能想到过会出现上万封万民书的情况?

    不头疼不行啊,天心自我民心,天听自我民听了解一下?

    当皇帝最大的基本盘从来就不是什么勋贵也不是什么文武大臣,甚至于不是军方,而是民心,至于勋贵、文武大臣还有军方,那是统治的手段而不是基本盘。

    看不清楚这一点的皇帝基本上都凉透了。

    被螨清黑出翔的朱重八看的很清楚,所以在他统治的时候可以出现民告官,也可以出现手持大诰进京告御状的景象。

    崇祯皇帝同样看的很清楚,所以在下达“永不加赋诏”的时候特意派了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在民间大力宣扬,一下子就收紧了民心。

    收紧了民心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很了——不从者死!

    那些得到了好处的百姓会发自内心的拥挤崇祯皇帝,或者说是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而拥护崇祯皇帝。

    或许有些人不会理解,为什么那些农民就一定会拥护崇祯皇帝?难道他们就不会被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士绅给忽悠?难道他们就不怕死?

    只能说,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概才是真正的傻子。

    中原堂口自古以来最好忽悠的就是这些百姓,最不好忽悠的也是这些百姓。

    看看后世就知道了,那些自诩为文化人的学生有被忽悠瘸的,自以为堪比诸葛的网友其实更多的还是在跟风,然而普通的老百姓虽然天天骂着土鳖,却从来没想着干翻土鳖。

    为什么?因为土鳖实实在在的掌握了民心。

    换成大明也是一样的道理。

    现在大明的百姓们集体不满意了,以至于出现了上万封的万民书,这还真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

    崇祯皇帝很纠结,而崇祯皇帝很纠结的后果就是大明京城很快就传开了一股子妖风,然后慢慢的向整个大明扩散。

    据某个大舅子的儿子的妻弟的叔叔的女婿在锦衣卫当差的老百姓所言,崇祯皇帝看上的那块地方可了不得,那是万年不遇的风水宝地,能保佑大明江山万年永固!

    据江湖传言,崇祯皇帝看上的那块地方,地底下有大量的猛火油和各种矿产,崇祯皇帝之所以看上那里就是打算替大明守住那里!

    所有的传言之中,这两种说法是传播的最广也是最快的,民间的接受度也最高。

    小道消息是民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众对于那些由官方传播的、正面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